Thaddaeus Ropac首爾畫廊早前舉辦了Tom Sachs的個展《畢加索》,展出藝術家對現代主義巨匠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重新探索。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Facebook SharePinterest ShareTwitter ShareShareURL copied

Thaddaeus Ropac首爾畫廊早前舉辦了美國藝術家Tom Sachs的個展《畢加索》,展出藝術家對現代主義巨匠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重新探索。

展覽核心是一系列全新雕塑,Tom Sachs以拼裝(Bricolage)的手法,將現成物件重構為畢加索的經典形象,最終鑄造成青銅雕塑。同時,他也以其獨特的繪畫語言,重新演繹畢加索的繪畫與素描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再創作」,更引導觀者思考「何謂繪畫」的根本命題。

藝術家即將於10月中舉辦的Frieze倫敦期間在Thaddaeus Ropac倫敦畫廊舉辦個展,展出他的「茶碗」雕塑系列。我們與藝術家Tom Sachs進行了訪談,進一步探討其藝術創作靈感。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Portrait of Tom Sachs, 2021; Courtesy Thaddaeus Ropac gallery, London・Paris・Salzburg・Milan・Seoul; Photo: Mario Sorrenti 

 
你的個展《畢加索》早前於首爾結束,並以線上展覽延續。當初是怎樣開始重新詮釋畢加索的繪畫和雕塑的?

畢加索早已成為一個「奢侈品牌」,這正是我感興趣的原因。他無疑是20世紀第二重要的藝術家,但我主要被他的作品作為「經濟手段」所吸引。盡管他的藝術造詣精湛,對我來說,它們與Kelly BagFerrari並無二致。然而,隨著深入研究,我發現19371945年戰爭年代的作品對我產生了深刻的共鳴不僅因那段時期的文化一方面極度自由,另一方面卻飽受壓抑,更重要是畢加索在畫面中以粗黑線條勾勒出鮮明的色彩區這一特點 

這些畢卡索的作品,我本來也可以創作出來。或者該說,只有這些畢卡索作品是我能夠模仿的,因為它們比較簡單。並不是說它們不具天賦,但那些色塊被黑色線條包圍,幾乎像是塗鴉或卡通。在這樣的結構中,它們蘊含著豐富而精彩的層次。能學會創作自己的版本,對我而言是一大樂趣,就像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登月艙或重現Le Corbusier的建築一樣 

畢加索對你個人的創作有何影響?

創作「我自己的畢加索」提醒我要更認真地思考繪畫。現在我正在進行系列如果沒有畢加索,我不可能走到現在。如果想要學會繪畫,那就去畫一幅畢加索,而且要專注地、不斷地去畫。這樣,你的畫技一定會有所提高。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 The Kiss, 2024; Gesso, synthetic polymer and graphite on paperCourtesy Thaddaeus Ropac gallery, London・Paris・Salzburg・Milan・Seoul; © Tom Sachs; Photo: Genevieve Hanson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 Femme à la Couronne de Fleurs, 2025; Synthetic polymer and ink on canvas ; Courtesy Thaddaeus Ropac gallery, London・Paris・Salzburg・Milan・Seoul; © Tom Sachs; Photo: Genevieve Hanson 

如果想要學會繪畫,那就去畫一幅畢加索,而且要專注地、不斷地去畫。這樣,你的畫技一定會有所提高。

 
你重新詮釋畢加索作品,引發觀者思考「繪畫的本質」。在你看來,繪畫意味著甚麼?

我借用電影導演Sam Fuller的一句話:「一部偉大的電影靠的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而一個偉大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故事。」同樣地,一幅偉大的畫作也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說「創作的證據永遠存在於成品之中」。你如何判斷一件作品何時算是「完成」?

我會知道該停下的時刻。這就是藝術的本質,藝術家懂得何時收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變得更謹慎了,因為我看過過去所有失敗與成功的作品,這些經驗給我更多參照。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 Woman with Orange, 2025; Enamel and ferric nitrate on patina on silicon bronze with stainless steel hardware; Courtesy Thaddaeus Ropac gallery, London・Paris・Salzburg・Milan・Seoul; © Tom Sachs; Photo: Genevieve Hanson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View of Tom Sachs’s solo exhibition "Picasso", 2025; Courtesy Thaddaeus Ropac gallery, London・Paris・Salzburg・Milan・Seoul; © Tom Sachs

 
你在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展出的《太空計劃:無限》Space Program: Infinity最近剛剛結束,你如何看待這個展覽空間? 

東大門設計廣場Dongdaemun Design PlazaDDP在某程度上本身就是一艘太空船。我們甚至製作了一個縮尺模型,並在上面著陸,作為系統演示的一部分。我專為此空間創作的雕塑,於展覽期間也在東大門設計廣場展示這是一座非凡的建築,也是Zaha Hadid的最佳作品。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現代卡集團文化項目 《太空計劃:無限》Hyundai Card Culture Project "Space Program: Infinity"展覽現場,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DDP),2025年。© Tom Sachs;攝影:Joshua White / JWPictures Inc. 

 
你的第一個「太空計畫」始於
2007年。你對太空探索的興趣是如何產生與演變的?

事實上,我對「太空」本身沒興趣,我感興趣的是它的意義。科學與宗教都在追問同樣的問題:我們是否孤獨?我們從哪裡來?死後又會去哪裡?我們探索太空,不是因為搞砸了地球而尋找新家園,而是為了更理解地球上的資源,也更理解「我們自身」。 

你會想親身參與太空旅行嗎?

絕不。我不會去太空,那裡太危險了。即使火星上最安全的角落,也比地球上最險峻的地方危險十倍。地球就像一個溫暖而濕潤的吻,那是我想不斷探索的所在。

 
網上展覽https://ropac.net/online-exhibitions/198-tom-sachs-picasso/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現代卡集團文化項目 《太空計劃:無限》Hyundai Card Culture Project "Space Program: Infinity"展覽現場,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DDP),2025年。© Tom Sachs;攝影:Joshua White / JWPictures Inc.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現代卡集團文化項目 《太空計劃:無限》Hyundai Card Culture Project "Space Program: Infinity"展覽現場,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DDP),2025年。© Tom Sachs;攝影:Joshua White / JWPictures Inc. 

在畢加索與太空之間:美國藝術家Tom Sachs分享其藝術創作宇宙

Tom Sachs,現代卡集團文化項目 《太空計劃:無限》Hyundai Card Culture Project "Space Program: Infinity"展覽現場,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DDP),2025年。© Tom Sachs;攝影:Joshua White / JWPictures Inc. 

Tags: TomSachs藝術家Picasso
Load more

We use Cookie on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possible experienc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our Privacy Policy.

Yes,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