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室內設計與裝修實務中,專業術語直接影響溝通效率與工程品質判斷。這些行內專業術語你又知多少?
若能掌握室內設計與裝修關鍵詞彙,更有助快速理解設計圖、工序安排與物料規格,亦能在比較報價、驗收成果時更精準。本文介紹10個香港室內最常用、最實用的專業術語。
1. 硬裝、軟裝
「硬裝」通常指固定於結構中的裝修部分,包括牆身、地板、天花、水電設施及固定櫃體等,屬不可輕易移動的元素。相對地,「軟裝」則指可移動、更換的裝飾元素,如家具、燈飾、窗簾、地毯及掛畫等。硬裝定義空間的基本結構,軟裝則塑造風格與舒適度,兩者協同完成理想室內環境。

2. 底料、面料
「底料」指隱藏於牆身或地板下的基礎材料,如水喉、電線、英泥、沙、防水塗料等。 「面料」是指表面能直接接觸或經常見到的材料如地磚、油漆、壁紙、地板或木飾面。

3. 收口、企口
收口指的是裝修時針對牆角、門框、櫃體與牆壁界面進行密封或裝飾處理,以防止灰塵積聚、昆蟲入侵及提升整體美觀。良好的收口設計,是提高裝修細節質量和整潔感的重要關鍵。

4. 吊頂
指室內頂棚的裝飾性結構,可藏燈光、線路和空調管道。 香港小戶型多用輕鋼龍骨及石膏板組合吊頂,既美觀又方便維修。熟知相關工藝有助設計合理高度,避免壓迫感且便於日後保養。

5. 著衫
木作家具表面貼覆飾面板的工序,有別於純實木櫃。香港室內設計常見「著衫」處理,包括膠板、木皮、防水膠膜等,主要提升外觀質感及耐用度。業主在選擇材料時,亦會關注著衫材質質素以決定櫃體美觀與實用。

6. 批灰
指以灰漿填補牆壁、天花等表面不平整處,進行表面找平的工序。優質的批灰可令後續油漆或壁紙施工更平滑且美觀,避免牆面起泡或裂紋。

7. 地腳線
安裝於牆與地板交接部位的收邊線,既能遮蓋施工縫隙,又具裝飾效果,常用木製、PVC或鋁合金材質。合理設計地腳線有助保護牆腳,提升空間細節質感。

8. 打膠
指使用矽膠或其他密封劑於牆角、櫃體與地面間的連接處,防止塵垢、水氣滲入及有效吸收建築微妙移動。良好的打膠工藝是防水和保養關鍵。

9. 防水層
防水層在廚房、浴室及露台等濕區尤為重要,能防止水滲入建築結構,避免漏水及霉變。施工時須用合適防水材料及嚴格工藝,並進行閉水測試確保密封效能。

10. 半乾濕沙
在鋪設地磚時,常用的一種施工方法。半乾濕沙指使用半乾半濕的水泥砂漿固定磁磚,能確保黏結力和地面平整度。這種工序常用於香港住宅地台,能夠防止磁磚鋪設後因基層不平而開裂脫落。了解此術語有助判斷施工質量。

Photos: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