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在整理家裡時感到困惑,分不清哪些東西真的需要、哪些只是「好像會用」?來自台灣的收納幸福創辦人廖心筠提出,其實只需透過簡單的「紅點點實驗」,便能幫助你整理物品,還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
紅點點實驗原理
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購買一包紅色圓點貼紙,然後將它貼在你每天都會用到的物品上。從一個小範圍開始,例如書桌上的文具、浴室裡的瓶瓶罐罐,或者背包裡的隨身物品。一開始不用貼太多,專注於你每天會碰到的東西就好。
一個月後,回過頭看看,哪些物品上有貼紙、哪些沒有。你會發現,真正經常使用的東西其實少之又少,而那些沒有被貼上紅點點的物品,可能就是你長時間未使用的東西。
解決整理的卡關點
很多人在整理時會卡關,因為分不清「好像會用」和「真的在用」的差別。而紅點點實驗能讓物品「現形」,幫助你清楚地看見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只是占空間的存在。
但這個方法的目的是讓你重新審視物品,而不是要你立刻把東西丟掉。當你意識到那些沒有紅點的物品其實並未被使用時,便會開始思考:我真的需要它們嗎?是不是可以說再見了?
練習「覺著感覺」
廖心筠指,紅點點實驗不僅是一個整理物品的小技巧,更是一種練習「覺著感覺」的過程。它幫助你回答三個關鍵問題:
- 我需要什麼?
- 我正在用什麼?
- 我可以放掉什麼?
透過這個過程,你會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會逐漸學會與不必要的東西告別,讓生活更加輕盈。
圖片來源:收納幸福-廖心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