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上海南昌路的Penicillin酒吧是LC Studio的最新力作,將可持續性、科學實驗和設計藝術融為一體,帶來沉浸式酒吧體驗。
延續香港Penicillin的成功基因,上海店以地下實驗室為設計藍本,整個空間貫徹「閉環可持續性」理念,在視覺震撼與深度思考之間取得平衡。

上海Penicillin的整體設計彷彿是一場地下鍊金術的探索,鋼筋和混凝土構建了空間的基礎,營造出現代實驗室的冷峻感,而再生材料和自然元素則賦予空間生命力。
LC Studio創辦人SY Chow及Louis Chon表示:「上海Penicillin的設計不僅是形式上的創新,更融合了香港的能量與上海本地文化,將中國食材融入雞尾酒中,同時堅守零浪費的原則。這裡不僅僅是喝酒的地方,更是一個探索味道、見證奇蹟的空間。」

走進上海Penicillin,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入口處懸浮的朴樹樹幹。這棵來自上海附近村莊的朴樹因自然倒下而被回收,經過設計團隊的巧妙處理後,除了是空間設計的核心亮點,也最能體現Penicillin的可持續理念。
SY解釋道:「那棵懸空的朴樹是入口處的一大亮點,像這裡的守護者。它的靈感源自Penicillin的品牌理念,使用再生資源同時避免浪費。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元素,向大家展示美可以從被遺棄的事物中誕生,就像城市更新的過程一樣。」

懸空的朴樹是重用再生資源的最佳例證。他們補充:「這棵朴樹象徵著自然的重生,我們將它懸浮於圓形大廳上方,乾燥的根部距離地面僅幾英寸,周圍環繞著反光鏡,讓它看起來更加輕盈且充滿生命感。這棵樹不僅是裝飾品,更是可互動的藝術裝置,吸引訪客駐足觸摸,與自然產生連結。在社交媒體上如小紅書上,它很快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成為了當地的景點。」


上海店的設計充分體現鋼材與木材之間的平衡,冷峻的鋼筋與混凝土象徵著科學實驗的理性與精準。而自然紋理的木材及綠植則為空間注入溫暖,展示了自然在零廢棄循環中的關鍵作用。
他們解釋:「鋼材的灰色調帶來未來感,而木材與Green Room的綠色則喚起了生命力。這種對比與融合正是Penicillin的精神,科學雖冷,但與可持續發展結合後,便變得鮮活且充滿沉浸感,讓所有元素都成為空間故事的一部分。」

隱藏於酒吧中的Green Room屬私人空間,僅容納六人。與主空間的實驗室風格不同,Green Room更像是一片靜謐的綠洲,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從喧囂中抽離的地方。
LC Studio的設計團隊表示:「房間內的梳化以葡萄葉般的綠色覆蓋,柔和的光線與竹林投影營造出陽光穿過樹葉的氛圍,牆面則採用自然流動的紋理設計,搭配再生材質的紡織品和大地色調,讓整個空間散發溫暖與舒適感。」

酒吧的二樓實驗室是Penicillin的核心區域,既是調酒師進行創意實驗的場所,也是訪客參與互動的空間。設計以功能性與透明性為主,圍繞兩張主廚桌進行佈局,周圍擺放著漏斗、蒸餾器等設備,讓工作流程更加流暢。
對客人來說,這裡更像是一場科學秀。透明玻璃桌下擺放著草本材料與發酵液,讓人能清晰地觀看發酵過程,從視覺到嗅覺全面感受可持續雞尾酒的製作過程。這種透明性和開放性將一場普通的品酒變成了一次多感官的體驗,同時也向訪客展示了可持續雞尾酒的背後故事。


項目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保護老上海洋房歷史結構,同時實現可持續性的設計目標。
為此,設計團隊採用模組化的方案,例如預製鋼製設施在現場組裝,以減少對建築的破壞。懸浮朴樹的固定也需要特殊技術支持,但這些挑戰激發了團隊的創造力:「這些挑戰不僅沒有阻礙我們,反而讓我們對設計理念更加堅定,最終實現了一個更加真實且完整的空間。」


設計師表示,項目最令他們滿足的地方,原來是與訪客之間的真實連結。無論是人們輕觸朴樹樹幹的瞬間,還是專注觀看實驗室蒸餾過程的神情,抑或是分享於社交媒體上的照片,這些互動讓設計變得更有溫度。
他們總結:「與酒吧創辦人Agung和Laura Prabowo的合作讓整個項目充滿靈感,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熱情與創意為我們帶來無限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