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每種文化都有的共通點,那便是要吃的本能。抱着這份信念,Helina Tesega 開設了 Eat Ethio 以向大眾推廣報紙頭條以外的現代埃塞俄比亞,而美食則是該國的靈魂所在。
Helina與我們大談……
…居於香港
香港與我長大的地方太不同了,但每次我坐電車或在較清靜的小區閒逛時,我便會一時間迷失了自己。現在回想起來,我住所附近的乾魚市場和與海邊的距離之近,就如家鄉馬薩華的蔬果和香料市場一樣。
…她那好客的母親
做菜,特別是為客人而做,是埃塞俄比亞文化的一部分。人家來作客而你不請他在家吃飯會令你感到不好意思,除此之外還會遭人話柄呢!但我的母親特別好客,人人都喜歡與她打交道,跟她相處會覺得舒服。她很會做菜,又喜歡做菜給別人吃。每次回家,她都總在廚房為我們做飯,每次談話的內容都離不開食物:「吃了沒有?吃了甚麼?」
…試驗傳統埃塞俄比亞菜式
埃塞俄比亞從未被殖民過,因此也就沒有甚麼融合菜,是一種非常純粹的菜式。我國的人不喜歡你改東改西,但我很多Instagram的追隨者都是埃塞俄比亞人,很多都是居於紐約或其他國家的年輕埃塞俄比亞人,而他們都十分支持Eat Ethio。我十分高興,因為他們可以接受埃塞俄比亞菜融合其他菜式。
…Eat Ethio哲學
這是我們介紹埃塞俄比亞可愛之處的方法 ─ 美食、咖啡、設計以及音樂 ─ 但我們以自己的方法去呈現。例如我會向客人展示傳統泡咖啡儀式,但那並不能把咖啡豆的最佳品質發揮出來,於是我們選用手沖壺和Chemex濾壺來代替。菜單由我的伴侶Scott設計,以埃塞俄比亞圖案為靈感,我們做的所有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最近我們在馬尼拉開了一間臨時實體店,出席的網誌作者在事後都在網誌上寫到活動令他們都想去埃塞俄比亞一趟。看到這樣的信息令我很高興,因為這使我覺得我為埃塞俄比亞爭了光,亦令更多人了解我的國家。
…她喜歡的埃塞俄比亞爵士樂曲
我們在[活動上]放的音樂使人認識到埃塞俄比亞的爵士樂。[我最喜歡的一首]是Menelik Wossenachew的Tezeta,,由埃塞俄比亞爵士樂之父Mulatu Astatke編曲,他冒起於70年代的爵士樂圈。
…未嚐過埃塞俄比亞菜的人應試些甚麼
我們推介羊肉或牛肉tibs ,它們通常最受歡迎。Shiro雞豆蓉燉菜亦是入門者的適合之選。
…Eat Ethio一書
這是一本既包含食譜,又輯錄文化隨筆、故事、訪問和漂亮攝影的書本,為此我們與最愛的攝影師 Luke Casey合作,希望可於下年秋季印行上市。這項計劃比我們起初想像的規模要大,所以我們希望能把它做好。與此同時,我們將在網站上載由Luke Casey操刀拍攝的烹飪教學影片,希望鼓勵人們在家學做埃塞俄比亞菜。

食譜:Kik Wot (馬豆「Wot」)
四人用伴菜;二人用主菜
準備時間:10 分鐘
煮食時間:50分鐘
食材:
1杯馬豆
4 杯水
½ 杯菜籽油或植物油
2 件中等大小的細切洋蔥
1 茶匙薑黃粉
1 茶匙蒜蓉
½ 墨西哥辣椒作伴碟;去籽並打直切成兩半
海鹽
以凍水將馬豆洗淨及瀝乾,再將馬豆浸泡在水中煮20分鐘,但須小心不要將馬豆煮成糊狀。熄火放涼,隔走水中的豆皮。把油及洋蔥放入鍋中炆煮20分鐘,間中攪拌。如有需要,可加入少量熱水避免洋蔥煮焦。加入薑黃粉和蒜蓉後再煮15分鐘,之後加入馬豆炆煮15分鐘,間中攪拌。如要煮湯,在炆煮時加水便可。最後以墨西哥辣椒伴碟,再按口味加入調味料。傳統的Kik wot是佐以埃塞俄比亞大餅injera一起吃的,但這道菜跟其他麵包配搭或作為湯來喝都同樣可口。
The post 品嚐細聽埃塞俄比亞 appeared first on Hom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