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處讓人彷彿回到早期台灣印象氛圍混搭現代感,探討人和自然意象的共生居。
日常碎片時刻是否也曾讓思緒飄散、想像自己退休生活會是什麼模樣?來自一畝田設計團隊幫退休之齡的屋主打造這所開啟第二人生的30坪(1,067呎)寓居,給了一個令人心神嚮往的答案。






早期大部份台灣人心中都有個簡樸畫面:陽光灑落的午後,長輩穿著背心短褲拉一把藤椅、輕晃手中蒲扇在院子樹下酣甜的半夢半醒。孩子們在樹叢旁肆意追逐嬉戲,那透著綠意的暖黃色調、那搖晃的藤編木造傢俱、那在每個人心中名為小幸福的古早記憶。
彷彿為喚醒兒時印象,團隊選用了許多雅趣的復古材料:客廳的非洲鼓羊皮的穿鞋椅燈箱,燈箱上的每一繃皮如同真的鼓面能敲擊出清脆飽滿的聲響。散發淡淡清香的樟木傢俱扎實的氣勢、讓量體更有質感。尤其這種木質和香氣具有防蟲、防蛀、驅黴隔潮經年不衰的優勢。餐廳旁復古的藤笪小方格櫃實用且具通風。體貼長輩需要的安全便利性、從玄關入門後即可觸發穿鞋椅燈箱、扶手掛架的間接燈光,同時照明玄關與客廳的銜接動線。
整體搭配綠調和木質色、綠色在亞洲人心中更有象徵生命/自然/永續的意義。將此色系組合連結穿鞋椅、扶手掛架、電視主題牆延伸至展示層板,提高了空間串連完整度。


一隅的書房運用傳統榻榻米的窗邊臥榻,提高了家人互動的小巧思。書桌的弧形獨立腳設計提高了坐下轉身、行走通道的安全及腳部的自由伸展。書房和臥室由百頁窗柵透出的日光讓空間更溫潤。如同拉長的光影,將生活點滴都寄與著細水長流的延續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