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最新展覽《@N1MALX:非人生活》,展出超過二十位香港藝術家專為是次展覽創作、並首次公開亮相的全新作品。
近年動物熱潮席捲全球,但動物在我們的世界中早已不限於生活陪伴或情感慰藉的角色。是次展覽集合林海峰、Michael Lau、石家豪、楊學德、周俊輝、黃進曦、謝炎安、徐沛之、李思汝和Kenny Wong等香港藝術家,以動物為靈感,從不同角度探討人類與其他物種的共生關係,並藉此反思我們如何理解和重新審視當下的世界。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所有展品同時接受私人洽購。本文精選其中8位值得關注的本地藝術家及其創作。
1. 林海峰《動物友善》

香港資深DJ兼創作人林海峰(Jan Lamb),以顏色鉛筆繪製紙本作品《動物友善》。作品中,他化身「林狗」,並自嘲地把自己的班級標示為「小學雞」。這件作品的靈感源於一次趣事——有人原打算帶同愛犬參觀一個以動物為主題的藝術展覽,卻在場館門口發現「禁止攜犬入內」的指示,結果人與狗只好卻步。當事人不禁疑惑:動物主題展覽卻缺乏動物友善環境,實在耐人尋味。林海峰希望透過這個情境,引導觀眾在觀展前提出問題、反思與討論,並帶着個人想法走進展覽,在藝術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2. Michael Lau《微茫.豐收》

素有「潮流公仔教父」之稱的Michael Lau,在《微茫.豐收》中以動物第一身視角,隱喻人類於現代都市的生存狀態。他比擬人在生活中跌跌碰碰、迷惘摸索,猶如動物在自然環境中尋找生存之道。畫中角色以其標誌性的大眼睛花朵串聯,寓意人生道路上的交錯與際遇,亦傳達正面訊息:即使世事繁複,也要懷抱快樂與希望,綻放屬於自己的花朵。
3. 黃進曦《信仰的力量》

成長於香港的黃進曦,自小沉醉於日本特製片及動畫。他留意到當中的英雄角色往往以動物為力量來源,透過「合體」或「變身」,結合人類與動物的能力,成為守護的象徵。作品中,他描繪兩位小孩在山中遭遇棕熊威脅,卻把手上的「恐龍戰隊霸王龍」玩具投射於峭壁,巨大影像震懾棕熊退卻。成年人或會視之為孩童機智的化險手段,但對小孩而言,真正護佑他們的,正是心中那份對英雄的信賴。
4. 周俊輝《沙田龍舟競賽》

周俊輝的創作靈感來自觀察城門河的龍舟比賽。他留意到各種動物早已與城市生活自然融合:空中白鷺隨鼓聲振翅捕魚,江中游魚與龍舟同場競馳,河岸旁人群熙攘,不少市民帶着寵物邊跑步邊觀賽。作品透過都市日常景象,勾勒出動物與人類共存的城市縮影。
5. 謝炎安《三粒星星》

謝炎安的《三粒星星》靈感源自香港與大熊貓的緊密連結。自1999年起,香港先後迎來四對大熊貓。而作品所描繪的兩隻熊貓則是2024年在港誕生的龍鳳胎,亦是首對在本地出生的大熊貓。特區政府更特意頒授「出生紀念狀」,引發市民仿如榮升「契爸」、「契媽」,在社交媒體上共同見證牠們的成長。畫面中,小熊貓在鞦韆上度過「退休」一刻,正是萬人矚目的溫馨場景。作品寄寓香港人與熊貓由「陪伴」昇華至「共同成長」的情感連結。
6. 李思汝《為什麼你認為我像月亮,布魯諾?》

李思汝Afa Annfa的作品《為什麼你認為我像月亮,布魯諾?》靈感源於滿月升起時,群獸隨之忘我起舞的想像。藝術家藉「月色」為媒介,構築一個純真卻艷麗的異色境界,把人類心底潛藏的動物性與慾望投射其中。她筆下的世界既美麗又瘋狂,真實得比現實更加真實。
7. 楊學德《游田邨》

楊學德習慣幻想草叢間隱藏着小矮人部落,過着純樸自在的生活,這份想像亦讓他聯想到兒時在公共屋邨成長的回憶。《游田邨》正是對簡單美好時光的投射——現實已難重現,但他希望這些片段能在腦海深處延續,讓人於失落中仍能感受安慰與溫暖。
8. Kenny Wong《黃金女神》

Kenny Wong 的《黃金女神》描繪一位帶着無畏勇氣與樂觀心態的女性,拋開原生家庭的枷鎖,勇敢戴上屬於自己的皇冠,邁向新人生。作品象徵自我覺醒與重生,提醒觀眾無懼過去,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N1MALX:非人生活》展覽
展期:即日至至9月20日
地點:香港金鐘太古廣場六座10樓香港邦瀚斯
網址:https://www.bonhams.com/zh-hk/auction/31151/n1malx-private-selling-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