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上班族辛酸日本畫家,石田徹也畫作估價達800萬
Facebook SharePinterest ShareTwitter ShareShareURL copied

被譽為最懂職場打工人辛酸的日本畫家——石田徹也的《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即將拍賣,估價高達8,000,000港元。

如果你每天都在職海浮沉,或許沒有人比日本畫家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更懂你的辛酸。他的超現實作品,用壓抑的筆觸直擊現代人的無力感,把打工仔的焦慮與孤獨具象化,讓人不禁反思:我們是不是早就變成了資本主義機器的一部分?

這位英年早逝的藝術家繪製了許多傳世畫作,其中一幅繪於1996年的作品《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將於525日在香港邦瀚斯拍賣行亮相,成為本季拍賣的焦點。

最懂上班族辛酸日本畫家,石田徹也畫作估價達800萬
《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1996)

石田徹也:用畫筆拆解打工人的日常隱痛

石田徹也出生在1973年的日本靜岡縣,並成長於泡沫經濟爆破後的「失落十年」。這段經歷讓他的題材對準被壓榨的生活,尤其是那些被迫在職場體制中掙扎求存的打工人。

他的作品經常出現一個穿著西裝的上班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身體卻被扭曲成工具或商品的一部分,似乎在無聲地控訴:我們的身體不再屬於自己,而是為工作、為資本服務。

他的畫風沉實樸素,而且詭異得令人不安。例如在《荷》(Cargo)中,西裝男子被繩子捆成一個個箱子,像貨物般堆放在地鐵門旁;《超市》(Supermarket)中,上班族的雙臂變成輸送帶,機械地進行著永無止境的勞動。此畫於2008年透過佳士得以158萬港元成交。

最懂上班族辛酸日本畫家,石田徹也畫作估價達800萬
《荷》(1997); photo credit: Sotheby's

這些畫面讓人不禁聯想到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永遠做不完的業務報告,以及那種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窒息感。石田的畫是殘酷的,卻也是現實的,因為它們不僅反映了日本90年代經濟衰退的迷茫,也說中了現代社會中無數人的困境。

最懂上班族辛酸日本畫家,石田徹也畫作估價達800萬
《超市》(1997);Photo credit: Christie's

石田的藝術生涯只有短短十年,他的畫作總數僅有217幅。然而,他的作品從不迎合市場,而是忠實地記錄了資本社會下人類被異化的過程。在2005年因意外離世後,他的畫作逐漸被國際藝術界發掘,並成為當代藝術的經典。他的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日本各大美術館,以及歐洲的主要展覽中均有亮相,逐漸成為批判現代社會壓力的象徵性標誌。

《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階級制度的荒誕縮影

今次拍賣的《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將石田對職場的觀察推向極致。它描繪了一名經理化身為一張破舊的椅子,身體與金屬結構融為一體,表情空洞,完全被階級制度與職場體制吞噬。

這幅畫不僅諷刺了辦公室文化中「懼上欺下」的現象,也暗示了人在階級結構中雙重身份的矛盾:既是壓迫的受害者,也是壓迫的施加者。背景中破敗的建築與荒涼的畫面,進一步凸顯了他對資本制度下個體孤立的深刻批判。

這幅作品並非單純的藝術品,而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無數在職場中掙扎的普通人。它的荒謬與壓抑,讓人聯想到那些無數次被加班榨乾的夜晚,還有那種即使身處人群裡卻依然感到孤獨的失重感。

《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將於519日至25日在香港邦瀚斯公開展出,並於525日正式拍賣。同場更有朱銘、常玉及松山智一等作品拍賣,不僅帶來一次欣賞超現實藝術的機會,更是一個重新審視我們生活現狀的契機。

Load more

We use Cookie on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possible experienc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our Privacy Policy.

Yes,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