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藝術大師蒙德里安的三原色幾何美學,成為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申怡位於北京的6,458呎別墅設計主旋律。
「只有對空間懷有近乎偏執的熱愛,才能讓每一寸色彩都成為情感的註腳。」這句話道出了尚層設計院總監付霞與申怡的共同理念,成為了這套北京住宅的設計基石。別墅將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畫作中常見的三原色及幾何構圖化為設計細節與空間佈局,回應屋主的多元生活需求。

作為擁有四百萬網上粉絲的中文教育專家,申怡需要一個多功能空間,既要滿足拍攝教學內容、直播授課的工作需要,又要招呼朋友,更要為80歲的母親和定居海外的女兒提供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

尚層設計院總監付霞便以「讓每一寸空間都承載生活情感」為設計理念,將蒙德里安的視覺語言融入現代家居,為申怡打造機能與美感並存的生活空間。
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荷蘭抽象畫家之一,也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他提倡「新造型主義」,認為藝術應該超越自然形象,透過最基本的視覺元素——直線、直角和紅、黃、藍三原色,加上黑、白、灰,創造出純粹的精神美感,不僅革新了現代藝術,更深深影響建築、設計和時裝界。
付霞以蒙德里安標誌性的紅、黃、藍三原色為主調,並從申怡女兒的珠寶藝術中汲取靈感,讓純色幾何圖案貫穿整個設計,呼應申怡「化繁為簡」的生活態度。

空間佈局打破傳統間隔限制,運用流線型設計和蒙德里安色彩平面自然劃分功能區域。踏入大門,醒目的紅色螺旋樓梯立即吸引視線,優雅線條充滿韻律感,成為整個家居的視覺焦點。
樓梯下方的家庭圖書館身兼多職,既是申怡的直播授課講台和錄影攝影棚,也是社區兒童的故事天地,更是她深夜瑜伽冥想的靜心角落。深藍色書櫃配襯蒙德里安風格彩色牆面,在複雜與簡約間取得平衡。

地面層特別為申怡80歲母親設計舒適起居空間。玻璃天窗引入充足自然光,弧形門廳與客廳無縫連接,盡覽花園景色。梳化選用經典克萊因藍,配搭陽光黃茶几,向蒙德里安1930年名作《紅、藍、黃的構圖》致敬。


水滴藝術裝置象徵「生活漣漪」,各處的獵豹雕塑則反映申怡對這種優雅動物的喜愛。


付霞以「培養親密關係」為核心,將二樓規劃為申怡與女兒的私人領域。主人房以柔和薰衣草色調營造雅致氛圍,配襯花卉壁紙和抽象藝術品。女兒房間刻意留白,採用淡色調設計,每次回家都可重新佈置,充滿無限可能。


透過色彩運用和設計巧思,付霞為這個家庭書寫三代女性的生活故事。每位成員都有專屬空間,同時能照顧彼此需要,如同蒙德里安的交錯網格般和諧共存。